《易经》三句金言,道破人间至理,成就大道之源

三十年前,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临去世时,曾对世人说下了最后一句遗言:“中国在将来大放光彩,一定要注意《易经》”

《易经》者,百经之首也。

古人云:“《易经》之重,在于包罗万象,点透世人。”

据《论语》记载:“子曰:‘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《易》,可以无大过矣。’”

孔子是到五十余岁才读《易经》么?

当然不是,而是《易经》包涵天地真理,孔子自认年轻时阅历太浅,无法从中得到收获,于是在“知天命”年纪开始专心钻研。

从先秦至今,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《易经》一直影响着我们中华民族,而《易经》也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,今天在这里,与大家分享《易经》中的三句金言,让我们用心去学习其中的智慧。

1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,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

《易经》云:“受人之辱,不动于色。”

意思是说,自己一旦受到别人的侮辱,非但不能生气动怒,反而还要面不改色,以平淡之心对待。

或许有人对此嗤之以鼻,认为这是怯懦的表现,但是殊不知这种嘲笑别人怯懦的人,只要稍微被他人一激,便心态失衡,很容易酿成祸端。

多年前一则新闻:

一对情侣去吃饭,邻桌的小混混冲女孩吹口哨,男孩不愿招惹是非,就想带着女孩走,但女孩认为男孩懦弱,骂了他一顿,逼他去跟混混打,结果男孩身中数刀送进医院,不治身亡。

佛家有句话叫作:“一念嗔火起,火烧功德林。”

《呻吟语》中也曾说:“不为外撼,不以物移,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。”

厚德载物,一个连言语都承载不了的人,如何能成就大事?

大多数时候,你感受到的侮辱,其实不值得计较。

平淡面对,才是最好的“报复”。

2 恩之重,施恩须忘记,受恩当谨记

《易经》云:“施人之事,不记于心;受人之恩,铭记于心。”

韩信年轻时家贫苦寒,曾受漂母一饭之恩,在韩信离开家乡准备闯荡时,曾对漂母说过以后会报答她之类的话,漂母则大怒:“你身为大丈夫尚且不能养活自己,我是可怜你才给你几顿饭,难道是图你的报答么?”

后来韩信灭项羽,被改封楚王,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家乡,拿出一千金报答漂母,世人称之为“一饭千金。”

只是漂母并未收下,而是平淡的回应:“我施舍的人太多了,韩信的名字我早已不记得了,你们还是离开吧,我要去河边漂洗丝絮。”

《三字经》第一句话就是: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”

人之善体现在什么地方?

知恩不能忘恩,施恩当随风飘过。

华罗庚说:“人家帮我,永志不忘;我帮人家,莫记心头。”

真正的善良是从骨子里表现出来的,不张扬,不作秀。

3 容人之量,宽以待人

《易经》云:“察人之过,不扬于他。”

李斯曾在《谏逐客书》中说到:“太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。”

中国也有句俗语叫作:“宰相肚里能撑船”,一个人是否能有一番作为,就看他有没有一颗宽容之心。

清末,左宗棠虽然在曾国藩的提携下,步步高升,但左宗棠与曾国藩关系恶劣,甚至多次鼓动朝臣弹劾曾国藩,只是当左宗棠在西北征战时,曾国藩不计前嫌,倾尽全力支持。

《易经》上还记载:宽以居之。

察人有过于己,恕而容人,是为能容,必多福安。

一个有本事的人,一定会有一颗宽大的心,君子凭什么立于天地之间,充满浩然正气?无非就是讲究宽罢了。

宽恕别人的过错就等于善待自己。

—————正文结束———

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,你有两个选择:
1、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,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,让世间多一点爱。
2、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,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。
但是,可能您的一个小小的分享动作,就可能照亮无数人的命运!爱出者爱返,福往者福来!
据统计,98%以上的人选择了分享与关注!

标题: 《易经》三句金言,道破人间至理,成就大道之源
地址: https://www.zhaowendao.com/9948.html
请加微信: wxzhaowendao,转载注明: 朝闻道

相关推荐

王阳明:大雪过后,抬头看天

正德四年正月初一,贵州大雪。 被贬此地已三年的王阳明,特地赶到城头赏雪,并写下一首咏雪诗: 城里夕阳城外雪,相将十里异阴晴。 也知造物 ...

让自己越变越好的五种心境

有句话说:“心晴的时候,雨也是晴;心雨的时候,晴也是雨。”我们有时无法改变处境,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。今晚的夜读送你5种好心境,愿你把 ...

人生努力的意义,到底是什么?

有些问题,一直徘徊在我们脑海中。 努力的意义,是什么?快乐,是种怎样的状态?有了钱,有了权力,有了知识,我们能获得幸福吗? 亚里士多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