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修行路上,不要留恋任何人,事,境界,时机到了自会开出智慧

水满则溢。一杯装满水的杯子,无论你往里面倒多少水,都会溢出来,越倒进去,里面只会变得越来越混浊。只有把那些旧的水倒掉,才可加入新的水,才可让这杯水重新呈现出新鲜的活力。

同样的道理,如果一个人内心里面装满了某一个人,那么就装不下任何人,无论所装之人是谁,无论他说什么都是对的,而其他人都是错误的。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,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,带着这样的认知角度去观世界,真相就很容易被另一种假象所蒙蔽,显现不出来,被扭曲出来的世界影象变得四不像,满嘴佛话佛语,甚至出口成脏,看似学佛,实则是在谤佛。

很多人修行,要么是在寻找“明师”的路上,要么是在拜访“名师”的途中,一波三折,跑断了腿,精力和财力慢慢损耗殆尽,到头来怎么样?一场空。

当然,每个人的资质学识修养不尽一样,资质过差就需要“明师”的气场加持,在前面文章笔者也提到过,明师难遇,修好自己就可以了,没有遇到就不能强求,更不能以自己没有什么文化来给自己找借口,道门只验心诚不诚,不验你是什么学历,有多少文化知识。

想要知道自己心里面装满了谁,那你就试着闭上眼睛,第一时间从你内心里面显现出来的那个人或事,就是你平时最挂念的人和事,你已经掉进某一假象里面去了,而全然不自知,以假乱真。

一心成就佛道的人,必先“发愿”,发愿的目的就是要把佛装进心里面去。而如果一心想走圣贤之路,同样需要先“立志”,立志的目的就是在修习“慎独”工夫的时候,时刻以圣贤的言行作为修身的参照物,不断契合于圣道。

“佛”和“圣人”都不是真实的人,只是一种虚幻的存在方式,就像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,如果修佛只是为了成佛相,这就太简单了,花几个钱把自己镀成金刚之身。想成圣,就照着孔子的雕像把自己整容成第二个孔子,多么省事!

发愿或者立志的时候,是要把圣人的气场装进心里面来,不能留恋于他们在世上的显化之身。在慎独圈子里面,我也私信过圈子成员们,有一种容易操作而最接近圣道的修炼方法叫“观圣人”之象,其原理就是通过身心内在的气场升华,慢慢暗合于圣境。

假使有明师开导,当然是好事,但终究师徒还是要各分西东,各归其位,谁也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累赘,就像有些人,当师傅不在身边的时候,或者离世的时候哭得死去活来的,你就行行好,放过你师傅吧,你这样大哭大闹的,明白人都知道你师傅的境界还没有达到圆满嘛,他能得以善终吗?

所以,你所谓的拜师修行,无非是想着先找到一个靠山,然后活在他这颗大树底下,虽能少走弯路,但始终都是活在他的阴影里面,最后修出来的东西是两者成为了一个整体,互相不能分离开,一分开就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一样。

我们都担心着“无我”之境很难达到,知道为什么了达不到了吗?因为心里面装着太多东西了,试着把所遇到的人和事,统统放下,把这些我们所认为的“外物”先往下放,再空掉“我”这个内物,所以“我”是最后一个放下的。

无论那个人是你的明师,还是与你有仇的人,无论你当下所经历的是好事还是坏事,都不去留恋,当这些东西开始放下的时候,才会慢慢接近我,一味从心里面去求“无我”,会显得头重脚轻,其结果就是,于外,生活陷入窘境,该生气发火的时候依然如故,于内,空洞无味,迷失了方向。

时机很重要,感应到时机的时候,必须斩钉截铁,毫不犹豫地放下,不能挂碍着丝毫的累赘,但凡顿悟者,都是在生死一念之间,将这一个念头毫无保留地放下,智慧能量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了,所以才叫“开悟”。

所以,不去留恋任何人,任何事,任何境界,这同样是修行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。

—————正文结束———

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,你有两个选择:
1、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,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,让世间多一点爱。
2、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,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。
但是,可能您的一个小小的分享动作,就可能照亮无数人的命运!爱出者爱返,福往者福来!
据统计,98%以上的人选择了分享与关注!

标题: 在修行路上,不要留恋任何人,事,境界,时机到了自会开出智慧
地址: https://www.zhaowendao.com/9972.html
请加微信: wxzhaowendao,转载注明: 朝闻道

相关推荐